为了有效整合集团内部医疗资源,更好地发挥学科建设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体系优势,提高集团学科整体综合效益。6月13-16日,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心血管内科资深专家张长青应医院,对其心血管内科开展为期四天的学术指导。
△医院吴祖耀院长热情迎接张主任的到来,医院副院长、心内一科主任李万敏、心内一科副主任董峥、医务部部长杨国良全程陪同调研指导。
参加交班、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演示医院门急诊、介入手术室,与科主任、坐诊医生、护士长面对面交流,还通过随访心内科患者,了解导医服务模式,参加科室交班等方式,了解学科发展现状、诊疗能力、流程设置、诊疗模式,在临床中,张主任详细询问疑难患者病史、诊疗过程以及患者目前的情况,并针对性给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在张主任的引领下,心内科打破发展“瓶颈路”,住院病人诊疗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比例明显增加,限期、择期手术率显著提升,突破更多介入治疗的难点,让更多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家门口得到救治。
四天时间内,在张主任指导下完成9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5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张主任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心内科领域同仁施教帮学,分享经验,增进共识,探讨学科未来发展思路与举措,共同破题制约学科发展的难点,医院推进胸痛中心创建工作。心内科学科建设交流研讨会△恒康医疗集团学科建设心内科专业研讨会(辽宁大连瓦房店站)现场合影留念。
6月16日下午,在医院多功能会议厅召开了心内科学科建设交流研讨会。恒康医疗集团副总裁聂晨、医院副院长、集团心内科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长青、医院院长吴祖耀、副院长李万敏、副院长董云丽出席会议,心内一科、心内二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介入治疗组成员、医务部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议在肯定工作亮点的同时,医院心内科建设中存在的需持续改进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学科水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张主任的反馈并做了详细记录。△张主任针对心内科学科发展及如何提升学科水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张主任结合近几日在急门诊、心内科病房、术中全过程的实地调研,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措施,医院心内科团结协作、踏实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提升等方面的业绩成果,对心内科学科建设的形式、人才、协作、平台等方面提出建议:一要加大投入力度,优化配置增强学科水平;二要拓宽渠道,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创建心血管内科技术品牌;三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构建多元人才格局;四要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在介入手术方面,既能独立负责,又能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五要加强患者规范化管理,识别高危人群,加强随访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六要利用科学的诊疗设备、技术,准确检查,精准施治;七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新机制;八要加强相关科室的联动,建立多学科为一体的心血管病诊治中心,完善患者协同救治体系;九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做好急症手术风险控制;十要按照国家胸痛中心建设标准,规范医疗行为,强化救治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救治效率。
”△吴祖耀院长提出要虚心向专委会专家学习,勉励学科要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带领团队齐头并进,找差距、想办法、添措施,争取做出新的成绩。
△心内介入核心组成员提出了自身存在问题,对工作的思考及对应工作举措。表态将按照专委会专家的意见,逐条落实,持续改进,早日通过标准胸痛中心认证。
聂晨副总裁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医院发展的动力源,集团的学科体系建设分为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人才培养),学科基地(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多个要素。今年5月份,医院“点对点”学科发展调研计划,医院优势学科的能力互补。在疫情形势平稳可控下,由专委会统筹协调,逐步推进专家下基层,医院的学科发展赋能,医院临床科室核心竞争力。在前期工作中,为引领和带动学科体系建设提升,集团成立了管理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推动集团内各医疗团队“同质化”发展进程。聂晨副总裁重点讲到,此次帮扶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学科建设专委会专家不顾路途劳累立即投入工作,毫无保留,竭尽所能,协调解决了学科建设瓶颈问题,融汇创新,留下了宝贵的行医经验,达到了工作预期。下一步,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还将通过“互动、互补、互助”的发展模式,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技术帮扶,组织有针对性的定向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和科研协作,医院专科质量建设,重点提高专科临床技术水平,完善标准化服务流程,并与学术组织、外部医联体等资源对接,加速实现集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文图丨文化建设部编辑丨金萌萌?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