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敬酒原则
01文敬
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人在讲完祝酒词后,便开始第一次敬酒。这时,主客都要站起来,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席间,主人还应到各桌去敬酒。
02回敬
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当主人敬完第一轮酒,客人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回敬的时候,要右手拿着杯子,左手托底,和对方同时喝。干杯时,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轻碰一下酒杯,不要用力过猛,非听到响声不可。出于敬重,可以使自己的酒杯较低于对方酒杯。如果和双方相距较远,可以以酒杯杯底轻碰桌面,表示碰杯。
03互敬
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04代饮
这是一种既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地躲避敬酒的方式。如果你不会饮酒,或已饮酒太多,这时他人再次向你敬酒,你就可请人代饮。代饮酒的人一般与自己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他们的酒量必须大。
05罚酒
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
“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或者酒桌上用词不当的人,自罚三杯是很正常的,主动认罚才能表示自己的诚意,所以做错事,说错话先自罚准没错。
回应祝酒两原则
06原则一:不宜太具体
有的人在致谢时,常常犹如语不尽意,在必要信息已基本传达完以后,仍然不放心地添上几句,或出于习惯,无意地多言几句,从而造成偏离原有谈话方向、破坏原有致谢意图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一个刚上任的副厂长的生日宴会上,该副厂长的哥哥一边向弟弟工厂的同仁以及上司敬酒,一边说:“多谢各位同仁和上司多年来对我弟的关照,使他当上了副厂长。”显然,哥哥的后半句话说得不得当,因为感谢的内容过于具体,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当上副厂长只是同仁和上司关照的结果,而不是他本人具备实力。这句话还缩小了谢意的范围——似乎只为提携一事而谢。其实,哥哥只需谢谢各位同仁和上司的各方面关照即可,无须说出关照的具体内容,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07原则二:宜风趣幽默
幽默是快乐的分子,在回应祝酒时幽默一些往往能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气氛,令人身心愉悦。
年,蔡元培在自己70岁生日宴上祝酒时风趣洒脱地说:“诸位来为我祝寿,总不外要我多做几年事。我活到了70岁,就觉得过去69年都做错了。要我再活几年,无非要我再做几年错事喽。”宾客一听,哄堂大笑,整个宴会充满了欢声笑语。
试想,如果一个人摆出一副严肃相,一本正经地致答谢,那么整个宴会就不会产生如此活跃快乐的效果了。
最重要的一点,喝酒喝好为止,不要贪杯,下次再和您说说如何巧妙拒酒不失礼
更多祝酒词及酒文化尽在下方《祝酒词大全》中,定价59.8,仅售39.9元,正版保证,全国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