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专门去了解了,肉*素最多只能管半年,还有可能造成面瘫。”但为了控制病情,刘老太还是接受了三次肉*素注射,然而,每次都是没过多久,脸部抽动频率就恢复如初。此后,刘老太又尝试了针灸、中药,依然没什么效果。只要有希望治她的病,不管什么方法,刘老太都会尝试。
去年,刘老太还从民间郎中那里要来偏方,想通过吃蝎子和蜈蚣来治疗面肌痉挛,“第一次见这些东西,哪会想着要吃这些吓人的东西。可为了治病,我硬着头皮连续吃了三个月,谁知病情还是没什么起色。”刘老太说。
今年年初,刘老太经过好心人的介绍,了解到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面肌痉挛。上周,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别小华主任为她做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右脸终于恢复正常。
别小华主任说:“平时门诊,像刘老太这样的患者其实并不少见,很多患者都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别小华主任表示,面肌痉挛是由于颅内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经和临近的血管“纠缠”在一起造成面神经被血管压迫引发面肌痉挛,在情绪激动、紧张、劳累等情况下发作频繁,随病情进展抽搐日趋加重。
面肌痉挛一般很难靠药物等保守的方法治愈,目前国际上采用最多的就是通过外科手术解除面神经和血管的“纠缠”。一提到外科手术,更多的人会担心安全问题,别小华主任介绍,微血管减压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听力受损和术后复发,也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
术中实时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于解决手术并发症和安全问题很有帮助。
面肌痉挛病人面神经电生理具有特殊的波形,手术完全解除痉挛,则波形消失,如波形未消失,则说明手术并未解除病症,此时医生应调整角度、多方向观察,寻找其他责任血管直到监测波形完全消失。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就像一个报警器,手术开始前预先测定好正常的听觉电位波幅,如术中出现波幅异常,监测则会立即发出警报,此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术中对面、听神经的额外牵拉进而减少术后面瘫、听力减退、眩晕等并发症的发生。
别小华主任再次强调,治疗面肌痉挛千万不要听信偏方,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关爱健康,